水稻常见生理病害

水稻常见生理病害,一般分为以下几点:

一、稻白叶枯病 



   

    为害和识别

    侵害穗部引起枝梗和谷粒颖壳变色。叶枯型症状多在叶片两侧出现不规则水渍状坏死斑,逐步向下扩展,初为黄白色,后为灰白色或枯白色,边缘波纹状,病斑上有时有蜜黄色菌脓外溢(见彩图)。在抗病品种上病斑短小不扩展,与健部交界处常有黑褐色边纹,在感病品种上,病斑扩展快,下伸至叶鞘部。

防治方法:在控制菌源的前提下,采取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1)农药防治:a. 选用抗病或无病的种子,进行种子消毒;b. 认真处理病稻草和稻壳;c. 培养无病壮秧;d. 科学灌水,合理施肥。

(2)药剂防治:a. 亩用10%叶枯净300-500倍液喷雾; b. 亩用20%叶青双粉剂100g兑水60公斤喷雾;c. 亩用农用链霉素25-30g兑水60公斤喷雾。 

  

二、稻曲病



    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俗称“丰产果”。该病只发生于穗部,为害部分谷粒。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渐膨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即孢子座,后包于内外颖两侧,呈黑绿色,初外包一层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有的两侧生黑色扁平菌核,风吹雨打易脱落。河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稻区时有发生。

识别和发生:病菌以落入土中菌核或附于种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厚垣孢子,由厚垣孢子再生小孢子及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气温24-32病菌发育良好,26-28最适,低于12或高于36不能生长,稻曲病侵染的时期有的学者认为在水稻孕穗至开花期侵染为主,有的认为厚垣孢子萌发侵入幼芽,随植株生长侵入花器为害,造成谷粒发病形成稻曲。抽穗扬花期遇雨及低温则发病重。抽穗早的品种发病较轻。施氮过量或穗肥过重加重病害发生。连作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1)种子处理:选用无病种子,进行种子消毒;(2)早期摘除病粒;(3)在水稻破肚和齐穗期,可用以下药剂分别防治一次。A.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B.50%井冈霉素500倍液。

             三、水稻赤枯病

               

    症状

   水稻赤枯病又称铁锈病,俗称熬苗、坐裸。有下面三种在型:

    (1)缺外型赤枯 在分蘖前始现,分蘖末发病明显,病株矮小,生长缓慢,分蘖减少,叶片狭长而软弱披垂,下部叶自叶尖沿叶缘向基部扩展变为黄褐色,并产生赤褐色或暗褐色斑点或条斑。严重时自叶尖向下赤褐色枯死,整株仅有少数新叶为绿色,似火烧状。根系黄褐色,根短而少。

    (2)缺磷型赤枯 多发生于栽秧后3-4周,能自行恢复,孕穗期又复发。初在下部叶叶尖有褐色小斑,渐向内黄褐干枯,中肋黄化。根系黄褐,混有黑根、烂根。

    (3)中毒型赤枯 移栽后返青迟缓,株型矮小,分蘖很少。根系变黑或深褐色,新根极少,节上生迈出生根。叶片中肋初黄白化 ,接着周边黄化,重者叶鞘也黄化,出现赤褐色斑点,叶片自下而上呈赤褐色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1)缺钾型:亩用草木灰50-75公斤或氯化钾1.5公斤加沙20-25公斤撒施;

         (2)根部中毒:注意施用腐熟的有机农家肥;

         (3)缺磷型:亩用10-15过磷酸钙撒施。



 四、水稻稻条纹叶枯病


              

  症状

  病株心叶沿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以后常连成褪绿大片,使叶片一半或大半变成黄白色,但在其边缘部分仍呈现上述褪绿短条斑。

高秆品种发病后心叶细长而卷曲成纸捻状,弯曲下垂而成“假枯心”。矮秆品种发病后,心叶展开仍较正常。早期发病植株枯死,发病迟的只在剑叶或叶鞘上有褪色斑,但抽穗不良或穗畸形不实。病株分蘖一般减少。
 防治方法:(1)亩用10%叶枯净300-500倍液喷雾;

       (2) 亩用20%叶青双粉剂100g兑水60公斤喷雾。

 

 五、水稻稻瘟病

 

 

    识别和发生: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种上越冬,由空气传播。在分蘖期和孕穗前期气温20-28度高温条件下容易引起叶瘟流行; 孕穗后遇20度左右低温,易引起穗颈瘟流行。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多雨潮湿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偏施氮肥引起生长过旺,土壤干旱缺水或长期灌水,冷水灌或日照不足都容易使水稻发生此病。

危害症状:稻瘟病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中都会发生危害苗,叶,节穗和谷粒

 叶瘟: (1).慢性型:病斑棱形,外围中毒部为黄色晕圈,边缘坏死部红褐色,中心病害不为灰褐色,病斑两端常有一褐色线,病斑在潮湿时也可产生孢子。

      (2)急性型:病斑成椭圆形,圆形,棱形,或不规则的暗绿色水溃状,表面密生灰色霉层。

      (3)白点型:病斑白色或灰白色,圆形多发生在高度感病品种的嫩叶上,如天气潮湿,则迅速转变成急性型病斑。

      (4)褐点型:为褐色小白点,局限于两条叶脉间。多发生在抗病品种或稻株下部老叶上,很少产生孢子,传病的危险性小。

穗瘟:发生在穗颈,穗轴。枝梗上,先呈褐色后灰色或黑色。发病早的常造成白穗。

节瘟: 病节初生黑色小点,后整个节部变成黑色或黑褐色,病节易折断,影响结实形成白穗

谷粒瘟:早期颖壳全部变成灰白色,或在颖壳上产生褐色斑点。护颖感病则成黑色或黑褐色。

防治方法:(1) 选用抗病高产品种

          (2) 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肥,浅水勤灌,实时晒田。

         (3)药剂处理:a.苗期亩用20%丰登或20%三环唑100g兑水60公斤进行防治

                       b.在水稻孕穗破口期亩用20%丰登或20%三环唑100g进行防治

                       C.病害严重时每次亩用40%富士一号75g进行两次防治。

 

         六、水稻胡麻斑病

             

                       

识别:

水稻胡麻斑病又称水稻胡麻叶枯病。从秧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稻株地上部均可受害,以叶片为多。种子芽期受害,芽鞘变褐,芽未抽出,子叶枯死。苗期叶片、叶鞘发病 多为椭圆病斑,如胡麻粒大小,暗褐色,有时病斑扩大连片成条形,病斑多时秧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 初为褐色小点,渐扩大为椭圆斑,如芝麻粒大小,病斑中央褐色至灰白,边缘褐色,周围有深浅不同的黄色晕圈,严重时连成不规则大斑。病叶由叶尖向内干枯,潮褐色,死苗上产生黑色霉状物,叶鞘上染病 病斑初椭圆形,暗褐色,边缘淡褐色,水渍状,后变为中心灰褐色的不规则大斑。穗颈和枝梗发病 受害部暗褐色,造成穗枯。谷粒染病 早期受害的谷粒灰黑色扩至全粒造成秕谷。后期受害病斑小,边缘不明显。病重谷粒质脆易碎。气候湿润时,上述病部长出黑色绒状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1)施足底肥,注意氮磷钾的配合使用;深耕,浅灌,勤灌;

         (2)亩用20%三环唑粉剂100g兑水60公斤喷雾;

         (3)亩用20%丰登粉剂100g兑水60公斤喷雾;

         (4)亩用40%富士一号乳剂75-100g兑水60公斤喷雾。

 

                  七、水稻绵腐病        

                 

绵腐病症状:幼芽被害部分初呈乳白色胶状物,后变成放射状白色为,最后呈黄色绵状物。

发生和识别:低温缺氧是发生绵腐病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1)选用避风向阳,土质良好,灌溉便利,田面平整的田块做秧田。整平田块,施用腐熟肥料,清水灌溉。   

         (2)可亩用0.2%硫酸铜液100公斤喷雾。

 

八、水稻缺素症

 一、缺素症状 

   1.缺氮发黄症 水稻缺氮植株矮小,分蘖少,叶片小,呈黄绿色,成熟提早。一般先从老叶尖端开始向下均匀黄化,逐渐由基叶延及至心叶,最后全株叶色褪淡,变为黄绿色,下部老叶枯黄。发根慢,细根和根毛发育差,黄根较多。黄泥板田或耕层浅瘦、基肥不足的稻田常发生。
  2.缺磷发红症 秧苗移栽后发红不返青,很少分蘖,或返青后出现僵苗现象;叶片细瘦且直立不披,有时叶片沿中脉稍呈卷曲折合状;叶色暗绿无光泽,严重时叶尖带紫色,远看稻苗暗绿中带灰紫色;稻株间不散开,稻丛成簇状,矮小细弱;根系短而细,新根很少;若有硫化氢中毒的并发症,则根系灰白,黑根多,白根少。
  3.缺钾赤枯症 水稻缺钾,移栽后2-3周开始显症。缺钾植株矮小,呈暗绿色,虽能发根返青,但叶片发黄呈褐色斑点,老叶尖端和叶缘发生红褐色小斑点,最后叶片自尖端向下逐渐变赤褐色枯死。以后每长出一片新叶,就增加一片老叶的病变,严重时全株只留下少数新叶保持绿色,远看似火烧状。病株的主根和分枝根均短而细弱,整个根系呈黄褐色至暗褐色,新根很少。缺钾赤枯病主要发生在冷浸田、烂泥田和锈水田。
  4.缺锌丛生症 缺锌的稻苗,先在下叶中脉区出现褪绿黄化状,并产生红褐色斑点和不规则斑块,后逐渐扩大呈红褐色条状,自叶尖向下变红褐色干枯,一般自下叶向上叶依次出现。病株出叶速度缓慢,新叶短而窄,叶色褪淡,尤其是基部叶脉附近褪成黄白色。重病株叶枕距离缩短或错位,明显矮化丛生,很少分蘖,田间生长参差不齐。根系老朽,呈褐色,迟熟,造成严重减产。
   5.缺硫症状与缺氮相似,田间难于区分。
   6.缺钙 叶片变白,严重的生长点死亡,叶片仍保持绿色,根系伸长延迟,极尖变褐色。
   7.缺镁 下部叶片脉间褐色。
   8.缺失 整个叶片失绿或发白。

   9.缺锰 嫩叶脉间失绿,老叶保持近黄绿色,褪绿条纹从叶尖向下扩展,后叶上出现暗褐色坏死斑点。新出叶窄而短,且严重失绿。
   10.缺硼 植株矮化,抽出叶有白尖,严重时枯死。
   11.缺铜 叶片呈蓝绿色,近尖端失绿,褪色部沿中肋两侧向下扩展,后尖端变暗褐色,坏死,新抽出叶子不能展开,似针状。

二、缺素病因

   1.缺氮 末施基肥或施入量不足或施入过量新鲜未发酵好的有机肥。  

2.缺磷 红黄壤性水田、酸性红紫泥田、白浆土、新垦砂质滩涂土等稻田易缺磷,尤其是红黄壤性水田固磷能力强,易缺磷。有效磷与有机质含量正相关,有机质贫乏土壤易缺磷。生产上遇倒春寒或高寒山区山垅冷浸田易发生缺磷症。
   3.缺钾 质量偏轻的河流冲积物及石灰岩、红砂岩风化物形成的土壤或土壤还原性强、或氮肥水平高且单施化肥易缺钾。此外,早稻前期持续低温阴雨后聚然转为晴热高温,造成土壤中有机肥或绿肥迅速分解,土壤养分迅速还原,常造成大面积缺钾。
   4.缺锌 石灰性pH值高的土壤或江河冲积或湖滨、海滨沉积性石灰质土壤及石灰性紫色土、玄武岩风化发育的近中性富铁泥土、地势低洼常渍水还原性强或施用了高量磷肥或施用了大量新鲜有机肥引起强烈还原或低温影响均易出现缺锌症。
   5.缺硫 易发生在砂质淋溶型土壤或远离城镇工矿区,大气含硫少,近3-5年内未施含硫的肥料。
   6.缺钙 土壤缺钙的情况较少,但南方某些花岗岩或千枚岩发育的土壤,其全钙含量甚徽,华中红壤地区全钙含量0.02%-0.25%,每百克土中含交换性钙5-100mg,某些红壤仅5.6mg,这时会出现典型缺钙症状。
   7.缺镁 质地松的酸性土如丘陵河谷地区或雨水多的热带地区高度风化的土壤中水溶性和交换性镁含量少,易形成缺镁症。
   8.缺铁 主要发生在近乎纯净的砂砾质土壤含泥极少,近于干砂培和特清的溪水流动灌溉条件下,造成缺铁。
   9.缺锰 水稻叶片含锰量低于20mg/kg时,易出现缺锰症。水稻对锰虽不敏感,但我国华中丘陵区红砂岩发育的红壤及花岗岩发育的赤红壤含锰量都很低,北方的石灰性土壤,尤其是质地轻、有机质少、通透性良好的土壤,如黄淮海平原都属于缺锰的土壤。
   10.缺硼 我国华南和华中地区有效态硼含量从痕迹至0.58mg/kg,平均为0.14mg/kg。花岗岩发育的土壤有效硼常在0.1mg/kg以下。此钙潜育性草甸土有效硼也很低。




       九、水稻纹枯病

            

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

症状水稻秧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以抽穗前后最盛。该病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病斑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初为椭圆形,水渍状,后呈灰绿色或淡褐色逐渐向植株上部扩展,病斑常相互合并为不规则形状,病斑边缘灰褐色,中央灰白色。肉眼常可见叶表气生菌丝纠成的菌核。

  防治方法:(1)清除病源,秋季深耕,将带有菌核的残株翻埋入土,春灌时捞去水面上的菌核;

            (2)合理施肥,湿润灌溉,适时晒田,抑制病害的发展;

            (3)亩用50%井冈霉素100g或粉剂一包兑水60公斤喷雾;

            (4)亩用50%多菌灵粉剂100g兑水60公斤喷雾;

            (5)亩用甲基托布津100g兑水60公斤喷雾。

 



十、水稻细菌性基腐病



 症状 主要为害水稻根节部和茎基部。水稻分蘖期发病 常在近土表茎基部叶鞘上产生水浸状椭圆形斑,渐扩展为边缘褐色、中间枯白的不规则形大斑,剥去叶鞘可见根节部变黑褐,有时可见深褐色纵条,根节腐烂,伴有恶臭,植株心叶青枯变黄。拔节期发病 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近水面叶鞘边缘褐色,中间灰色长条形斑,根节变色伴有恶臭。穗期发病 病株先失水青枯,后形成枯孕穗、白穗或半白穗,根节变色有短而少的侧生根,有恶臭味。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独特症状是病株根节变为褐色或深褐色腐烂。别于细菌性褐条病心腐型、白叶枯病急性凋萎型及螟害枯心苗等。该病常与小球菌核病、恶苗病、还原性物质中毒等同时发生;也有在基腐病株枯死后,恶苗病菌、小球菌核病菌等腐生其上。该病主要通过水稻根部和茎基部的伤口侵入。生产上只要抓准基腐病这三个独特症状,是能与上述病害区别开来的。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

         (2)亩用10%叶枯净300-500倍液喷雾;亩用20%叶青双粉剂100g兑水60公斤喷雾



           十一、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症状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又称细条病、条斑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小斑,很快在叶脉间扩展为暗绿至黄褐色的细条斑,大小约1×10mm,病斑两端呈浸润型绿色。病斑上常溢出大量串珠状黄色菌脓,干后呈胶状小粒。白叶枯病斑上菌溢不多不常见到,而细菌性条斑上则常布满小珠状细菌液。发病严重时条斑融合成不规则黄褐至枯白大斑,与白叶枯类似,但对光看可见许多半透明条斑。病情严重时叶片卷曲,田间呈现一片黄白色。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

         (2)亩用10%叶枯净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喷雾亩用20%叶青双100g兑水60公斤喷雾





十二、水稻叶鞘腐败病

 

    症状 秧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病。幼苗染病 叶鞘上生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分蘖期染病 叶鞘上或叶片中脉上初生针头大小的深褐色小点,向上、下扩展后形成菱形深褐色斑,边缘浅褐色。叶片与叶脉交界处多现褐色大片病斑。孕穗至抽穗期染病 剑叶叶鞘先发病且受害严重,叶鞘上生褐色至暗褐色不规则病斑,中间色浅,这缘黑褐色较清晰,严重的现虎斑纹状病斑,向整个叶鞘上扩展,致叶鞘和幼穗腐烂。湿度大时病斑内外现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子实体。

防治方法:1)处理病稻草;

          (2)及时防治螟虫危害;

          (3)改进制种技术,尽量做到不剪叶,不剥苞;

          (4)在孕穗期特别是制种田剪叶后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Copyrigh © 2016-2020 www.scyfz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川盈丰种业有限公司 制作与维护:凉山州新宇网络公司
地址:西昌市城南大道82号 蜀ICP备 0500021 号